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黃耆略說

黃耆略說

黃耆是很常用的中藥,黃耆的「耆」(也作芪)字,就是長老的意思,藥中的長老,地位崇高,意思就是黃耆的身份足以帶領眾藥去完成某些事情,這個任務就是「補氣」,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用當歸、黃耆熬湯可以補氣血、治虛勞,很多的書也介紹服用黃耆可以增強免疫力,但是可以補虛勞增強抵抗力的藥何其多,黃耆有哪裡比較特別呢?似乎從來沒有人點出來,網路查得到的資料不說,因為抄來抄去,而且不精闢,在此就自己對黃耆的認識做簡短的穿透,一句話就講完了,黃耆就是~
關門窗和灌風的藥。

…什麼跟什麼…@_@

這個只是方便理解和記憶的比喻,不管什麼品種的黃耆,其補氣功效不外二點,分述如下:

一、關門窗
如果把人體當作一間房子,虛勞的人,門窗常常關不緊,外面的風很輕易吹進來,房子的溫暖也容易散出去,結果就是常常感冒;或是動輒出汗,毛孔大開,導致元陽失守。風為百病之長,感冒是萬病之源,風邪經常襲入體內,難免留下病根而後患無窮。
黃耆正是關緊門窗的藥,沒有其他的藥會比黃耆做得更好,長期少量的服用,黃耆會幫我們把邪風擋在門外,讓我們不至於風吹草動就生病,因此稱之為「關門窗」的功能,中醫術語叫「實表」。

二、灌風
灌風就是打氣,各位有開過車或騎過腳踏車吧?輪胎沒氣的時候是不是難以前進?縱使引擎馬力輸出沒問題,可是就特別費力,驅動效能大減,而且耗油!很像一個人能吃能睡,卻總是感到疲勞,做起事來無精打采,效率不高;也像一個人手腳健全,卻不聽使喚(中風?)!
這時候,就需要大劑量的黃耆來補氣灌風,輪胎充飽後,車子自然輕快迅捷,所以黃耆無疑是輕身良藥,舉凡脊椎壓迫、骨刺增生、關節退化、手腳麻痺、內臟下垂等等病痛,只要是因為重墜壓壟的,重用黃耆都可以取得一定療效!因為氣虛所以痿軟,因為痿軟所以堆疊壓迫,大量黃耆能夠補氣,撐起一片天,一片優遊自在、行動自如的藍天,因此我說黃耆就像在「灌風」,沒錯吧!

問與答:
1.感冒時能不能吃黃耆?
A:感冒時不能吃,如果您家裡有壞人(風邪)侵入,您會先趕走壞人,還是先關緊門窗?如果感冒時吃黃耆,叫「閉門留寇」,為禍匪淺!

2.每次吃黃耆都上火,怎麼辦?
A:一關門就馬上變得悶熱,一定是氣窗壞掉了,人體的氣窗在哪裡?呼吸系統!先找醫師把鼻肺氣管調好,以後就可以快樂地吃黃耆。

3.小劑量和大劑量怎麼區分?
A:小劑量大概五錢以下,大劑量一兩以上,一般煮湯泡茶用小劑量,大劑量不建議自行服用。

4.所有人都可以吃嗎?
A:男女老幼都能吃,唯小朋友只能淡淡的喝,關太緊會流鼻血。只要自己有過勞的感覺,體力不支,常常生病,不時像一顆沒灌飽癱軟無力的皮球,彈不起來,就可以吃。依我看,黃耆對現代人的命中率應該在九成以上。

5.怎麼挑選黃耆?
A:跟人一樣,胖的走不動,瘦的到處鑽。如果要治療軀幹的病,挑品種大片的;要處理四肢無力酸痛麻痺的症狀,挑選小片種的;全身性的毛病,二者皆可。但是不變的真理是「俗咪無好貨」,千萬不可貪小便宜,因小失大!中藥良莠不齊嚴重,天差地別,慎之!

6.泡黃耆茶需要搭配其他藥材嗎?
A:老人家總是怕寂寞,所以不妨選幾個會甜言蜜語的小傢伙陪伴耆老,紅棗、枸杞、桂圓、麥冬、甘草、黨參、黃精、白朮、熟地,這些人選都不錯,甜滋滋的;也可以選用當歸、桂枝、川芎、陳皮、乾薑等辛溫藥,辣妹用量要更少,怕老人家受不了,【古方補血湯】黃耆:當歸=5:1。以上隨意搭配,但是重要的原則是配角的戲份不能比主角多,否則就要翻臉了!

7.有沒有建議的做法?
A:孫安迪醫師很會泡,自行Google可得。我常用黃耆五錢,巴戟天三錢,放到保溫瓶,加熱開水400cc,晚上泡,早上喝,可以回沖一次。

另外,皮膚有微恙的朋友,可以用黃耆和生薑薄片一起沖泡,此二者一開一合,看似背道而馳,實深得陰陽出入之妙,亦值一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