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

如何吃補

如何吃補

節氣已經接近霜降,又到了該吃藥膳食補的季節了,今年的五運六氣中運木運不及,司天陽明燥金,在泉少陰君火,現在主氣又逢陽明燥金……我看,氣運的探討先到此為止,可能有的人快要看不下去了!還是直接給湯方比較實在。

方如下:

黨參,白朮,茯苓,當歸,川芎,熟地,麥門冬,沙參,枸杞,玉竹(各三錢)

黃耆,山藥,炒芍(各五錢)

山茱萸  二錢

炙甘草,陳皮(各一錢)

圓黑棗五顆
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😊
吃補的觀念

在這個季節進補,是因為一年之中,這個時期溫度變化最大,對於人體的元氣消耗相對也多,特別容易生病,而且到了秋收的時候,我們雖然不必冬眠,但是也要儲存滿滿的能量好面對寒冬,所以藉由藥物和食物的力量,幫助我們把以前過度消耗的電力重新充滿,不至於一直托著虛勞體質,常常喊累!補得好的話,甚至電池可以升級,變大顆的,比較耐操。

不明究理的人會認為平常就已經吃很好了,不必特別補,會越補越胖!要不然就是會上火,不能吃。非也非也!

第一,吃藥膳是補氣補血,使陰陽自調,身體順泰,代謝正常,這樣的人是不會痴肥的,吃冰喝飲料的人才會胡亂發胖。

第二,所謂的節,就是台語的「坎站」,每一個節氣點,可以把它當作道路固定點上的坑洞,過一個節氣,相當於跨過一個坑洞,年輕人當然輕而易舉,沒有感覺,虛人、老人、病人,可就不一樣了,尤其秋冬的節氣坑洞比較大且深,很多人在這個節骨眼就栽跟斗了,跌進去還不一定能爬起來,嚴重的甚至會往生。所以,如果有什麼東西可以適時地增進元氣,讓我們可以平安越過障礙,那該有多好!於是藥膳出現了,而且,專挑那些日子吃,因為坑洞在那兒啊!但是如果連平路都走得跌跌撞撞的人,平常也應該要補一下,不侷限在節氣時。

第三,有的人怕上火,一直不敢吃補,只要藥材之中有一味補藥,他就先搖頭了,明明自己虛的要命,手腳冰冷,臉色蒼黃,體力不支,要死不活,可是就是不能補,一補下去,馬上牙齦上浮,咽喉腫痛,頭暈耳鳴,甚至鼻血直流,唉!該怎麼說呢?這種欠補的虛人,身體好比是一間空虛的房子,沒有家具,生活無法運作。有一次,好不容易買了家具(吃了補湯),結果工人把家具堆放在門口,沒有歸定位就離開了,搞到最後連家門都進不去,這就是上火,因為補湯全積在上焦,沒有入到臟腑去,所以才會反彈。可見虛不受補的原因在於主人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人,自己無法處理家具,一般人有足夠的元氣可以駕馭藥力,那虛人怎麼補才好呢?叫另一批工人來搬移歸位就解決了,這就是「行氣藥」的概念,行氣藥可以載運、推動補藥,讓身體感到輕鬆,讓補藥能夠發揮到淋漓盡致,因此又稱為「藥引」,行氣藥不必多,一二味即可,量雖少,卻扮演關鍵角色,如此一來就不用擔心上火的問題。

我絞盡腦汁,用盡比喻,只是希望各位能夠了解老祖宗的智慧,我們有這麼好的中醫藥文化,不講開,全是黑話,沒有人能夠了解,現在說穿了,各位就可以放心的吃,長命百歲指日可待!

★藥膳會燉吧?
藥材不必洗,先用適量水,熬煮一小時,再放入食材,加少許米酒,不必加鹽,放到電鍋燜燉,就完成囉!

★香菇、杏鮑菇等菇類要少放,陰性食物不宜和補藥同煮。

★平時體弱多病,或是吃了之後身體大幅改善的人,可以打鐵趁熱,一週一帖,直到來春。

★老薑和麻油,都是補湯的好朋友,可以讓他們常聚一聚,怎麼配,請發揮創意。
食材先用麻油炒過也不錯

補湯的素材

許多素食的朋友不知道該放些什麼食材到補湯裡面,其實大部分的食物都可以加,只有少部份的食物不適合,所以記不要放的東西反而容易些!

不適合的食物如下:
1.菇類
菇類生長的環境陰暗潮濕,終年不見天日,見光必死,所以其性陰寒至極,雖然其味鮮甜迷人,終究還是要少吃為妙,有研究指出,某些菇類對重金屬有蓄積性,可以用來清除環境的重金屬污染,人拿來吃,有點可怕!
至於山藥,紅蘿蔔等,雖然也是在地底長大,但是它們都有葉子可以行光合作用,是吸滿陽氣才儲存在地下莖或地下根,與菇類相去甚遠,大可放心食用!
所以以前的香菇、木耳,都要靠陽光乾燥,實在是很有智慧的做法,破除其陰性,吃起來比較沒問題!

2.竹筍,菜頭,各種瓜
竹筍刮腸,菜頭破氣,瓜類性冷,這個容易理解。

3.素食加工食品
不贅言。

可以放進去的材料有
1.堅果類:腰果,松子,核桃,蓮子…

2.蔬菜類:玉米(筍),綠花椰,高麗菜,南瓜…

3.根莖類:牛蒡,山藥,荸薺,芋頭,菱角,紅蘿蔔…

4.豆類製品:豆腐,百頁,豆包,豆雞…

5.其他:麵線

應該很豐盛了!

小便的學問

小便的學問(女生也要看)

記得以前阿公曾經說:「男生小便的時候,有四個要注意的地方,如果徹底實行,一輩子不會有排尿困難的問題,而且不容易髮禿齒搖。」各位聽了有沒有很心動?到底是哪四個地方呢?

公布答案:閉氣、咬牙、踮腳尖、中斷尿

1.閉氣
還沒開始小便之前,先吸一口氣,大約八分飽(如果吸太飽會憋不住),然後開始排尿,整個過程最好能夠做到不吐氣,如果真的忍不住,也不能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次吐完,只能稍稍吐氣,盡量留一些氣在體內。尿完之後,不可馬上急吐,必須先再吸一小口氣,然後再吐完全部的氣,做起來有點難度,這已經是一種氣功了,其中奧妙,不可言傳!

2.咬牙
吸氣同時,盡量咬緊牙齒,雙唇亦緊閉,排尿期間,絕不鬆開,尿盡之後,再慢慢放鬆牙關。此招可以對治小便時身體起「加侖損」(台),就是打寒戰,哆嗦!陽虛體寒,齒搖不固,牙周病的人,一定要做。

3.踮腳尖
這個比較容易,排尿時,將腳跟提起,只用腳尖著地,繃緊膀胱經,尿完再平踏。據說這樣排尿「去濁而不走氣,蠲濕而不損陽」,聽起來就覺得很強大!再困難也得試一試!

4.中斷尿
重點來了,前面三步都準備好了,接下來開始排尿,排尿約莫到一半時,突然中止,這時候自然會提肛,才能鎖住小便,停尿數三秒後,繼續排完剩餘的尿。剛開始時,只中斷一次,慢慢增加到三次,次數其實不很重要,關鍵在於鎖住的力道,練習用力控制相關的括約肌群,讓肌肉保持活性和彈性。

您也許會想:尿個尿要那麼麻煩嗎?
是的,也許您目前沒有任何問題,但是,您能夠保證永遠都像現在一樣?再看看那些老人家,排大小便都不容易啊!及早預防才是王道,不說別人,我今年五十歲,可以睡前喝一大杯茶葉,然後一夜好眠,不用夜尿,您呢?我年少時期早早就練起來放著,才能維持功能健全,今天告訴各位不算太晚,即知即行,永遠都來得及,只是比較辛苦,很多人剛開始都禁不住,但是千萬不可氣餒,慢慢的,肌肉就會聽我們的命令,就不會連打個噴嚏都濕透了褲子!

女生的話,只有踮腳尖比較困難,還是可以練。記得在廁所馬桶旁貼上這些訊息,提醒自己小便也要練功,否則一晃眼就老了,到時候只能望著「包大人」興嘆!

補充:每天只要練一、二次就足矣,不必每次小便都做。

秋天漫談

秋天

剛剛看到了一地的落葉,突然想到原來秋天已經悄悄的來了,其實早在父親節左右就已經立秋,但卻絲毫沒有秋涼的感覺。

秋氣以肅殺為名,聽起來帶有「問斬」的意味,看看那些樹葉,就是被秋氣給斬下的,正所謂金剋木。秋天來臨,首先改變的是濕度,空氣變乾,中醫謂之「秋燥」,因為可調節溫度的水分變少,所以早、中、晚的溫度差很大,早上涼爽宜人,太陽一出來,氣溫上升很快,中午的時候,又乾又熱,好像快把人烤焦,炎日簡直比夏天更烈,無怪乎用「秋老虎」來形容。

秋天的氣候,溫差大,三不五時又有秋颱來參一腳,偶爾還會有一道鋒面報到,所以身體會出現許多症候,常見的有幾種狀況:

1.長夏留濕
因為氣候乾燥的關係,所以身體裡面大量的濕氣會往皮膚表層或腸胃道、呼吸道聚集,準備往體外發散,如此才能和天地平衡。
(※秋天是肺的季節,而肺和大腸、皮膚、呼吸道,是一家親)
這時候會結清春天夏天累積的飲食作息舊帳,汗出不徹的人容易產生濕疹、皮膚病,冷飲喝多的就會腹瀉,冷氣強吹的就準備要咳嗽,總之身體是很會記仇的,它絕對不會漏掉任何一筆寒濕帳單,而且還附贈紅利點數!

對治方案→薑茶飲
老薑母熬煮之後,丟一撮紅茶進去,濃淡不拘,再加入少量冰糖調味即可,只能微甜,太甜反而留濕生痰。

2.口乾舌燥,煩熱身癢,汗出不止
秋老虎夾帶的暑氣,很顯然的也會傷到心,沒關係,大地自有良方。

對治方案→蓮子湯
帶心的新鮮蓮子煮湯喝即可,煮鹹的就加一點胡椒粉,加強滋潤(辛,才能潤)的效果,煮甜的一樣微甜,都要熱熱的吃,才有用!

3.食慾不振,疲勞倦怠,心情低落
這是標準的秋病,就是「愁」,也沒有特別煩人的事,就是快樂不起來,此乃單純的金剋木,是肝膽氣弱的人容易出現的問題,所以利用酸味的飲料來補肝,就舒適了!

對治方案→烏梅汁
烏梅三兩,山楂一兩半,甘草二錢
水3500~5000ⅽⅽ.,濃淡隨個人喜好,熬煮半小時之後,悶泡過夜,第二天再加黑糖和砂糖,再煮滾半小時,即可!
烏梅汁也是中秋烤肉的良伴,大家都知道的!

以上湯飲若不能解決問題,趕快去看醫生,畢竟秋天的病,拖到冬天更不好。

上天在設計人體的時候,有預留一個裝置,來進行同步更新,就是,五臟六腑就只有肺跟天之氣相通,所以肺的功能古籍稱之為「治節」,意思就是更新、調節,無奈的是,現代人呼吸淺短,大概只有更新60%,甚至不到!所以無法和天地同步,季節一變,百病叢生,新鮮的吸不進來,骯髒的呼不出去,濕排不透,熱散不掉,都是靠冷飲在冷卻自己,作息亂,月經更亂,唉!一部具有全自動恆定微調的機器,搞成半自動手工亂調,不到使用期限的一半,就準備報銷,可歎啊!

由此可見氣功一直強調呼吸的重要性,是多麼深切的體認,有空再來談氣功,再那之前大家多做深呼吸準沒錯!

祝各位  秋高氣爽人亦爽

膏藥撕掉以後...

以下我要講的話,我已經講過不下一百遍了,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清楚,所以我又不厭其煩再叮嚀一次,希望大家可以廣為流傳,照顧好自己和親戚朋友!

各位應該都有貼過膏藥吧!
膏藥撕下來以後,會有一些藥膏殘留在皮膚,還會有味道,有的甚至把皮膚染色,加上貼了一段時間,皮膚有點癢,有點悶,恨不得馬上去沖個涼快!因此大部分的人第一個動作就是趕快去沖乾淨!

這個動作是「大錯特錯」!!!

不管您用的是哪一種貼布、濕布、膏藥、吊膏...等等,貼過一陣子之後,您都可以輕易看出貼膏藥的地方,撕起來後的皮膚跟平常很不一樣:微濕、柔嫩、泛白而且毛孔較明顯,這種狀態的皮膚抵抗力較弱,很容易被風寒濕侵襲,所以不能見水吹風,應該要避風及避水,好好呵護。至少要等30分鐘以上,皮膚才會恢復正常型態,才有抵抗力,才能夠沖洗,不管是冷水或熱水都一樣!也不能因為悶熱,對著電風扇直吹!

如果不幸讓水氣或風邪乘虛而入,原本已經痊癒的損傷,會再度出現症狀,五年?十年?三個月?復發的時間難以預估,症狀出現時,或酸或痛,或緊或卡,好比舊疾復發一般,不斷提醒著您它過去不幸的遭遇,尤其是膝蓋、腳踝、手腕、肩膀等關節處,更容易停留外邪,症狀更重,此時後悔已晚,處理起來更是大費周章,原因並不是當初沒有治好,而是保養方式錯誤!

請盡量告訴親戚朋友,膏藥撕掉後,用手掌摩一摩患處,讓皮膚醒過來,不要馬上去洗澡,靜候30分鐘。留意一下,不要不信邪!

黃耆略說

黃耆略說

黃耆是很常用的中藥,黃耆的「耆」(也作芪)字,就是長老的意思,藥中的長老,地位崇高,意思就是黃耆的身份足以帶領眾藥去完成某些事情,這個任務就是「補氣」,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用當歸、黃耆熬湯可以補氣血、治虛勞,很多的書也介紹服用黃耆可以增強免疫力,但是可以補虛勞增強抵抗力的藥何其多,黃耆有哪裡比較特別呢?似乎從來沒有人點出來,網路查得到的資料不說,因為抄來抄去,而且不精闢,在此就自己對黃耆的認識做簡短的穿透,一句話就講完了,黃耆就是~
關門窗和灌風的藥。

…什麼跟什麼…@_@

這個只是方便理解和記憶的比喻,不管什麼品種的黃耆,其補氣功效不外二點,分述如下:

一、關門窗
如果把人體當作一間房子,虛勞的人,門窗常常關不緊,外面的風很輕易吹進來,房子的溫暖也容易散出去,結果就是常常感冒;或是動輒出汗,毛孔大開,導致元陽失守。風為百病之長,感冒是萬病之源,風邪經常襲入體內,難免留下病根而後患無窮。
黃耆正是關緊門窗的藥,沒有其他的藥會比黃耆做得更好,長期少量的服用,黃耆會幫我們把邪風擋在門外,讓我們不至於風吹草動就生病,因此稱之為「關門窗」的功能,中醫術語叫「實表」。

二、灌風
灌風就是打氣,各位有開過車或騎過腳踏車吧?輪胎沒氣的時候是不是難以前進?縱使引擎馬力輸出沒問題,可是就特別費力,驅動效能大減,而且耗油!很像一個人能吃能睡,卻總是感到疲勞,做起事來無精打采,效率不高;也像一個人手腳健全,卻不聽使喚(中風?)!
這時候,就需要大劑量的黃耆來補氣灌風,輪胎充飽後,車子自然輕快迅捷,所以黃耆無疑是輕身良藥,舉凡脊椎壓迫、骨刺增生、關節退化、手腳麻痺、內臟下垂等等病痛,只要是因為重墜壓壟的,重用黃耆都可以取得一定療效!因為氣虛所以痿軟,因為痿軟所以堆疊壓迫,大量黃耆能夠補氣,撐起一片天,一片優遊自在、行動自如的藍天,因此我說黃耆就像在「灌風」,沒錯吧!

問與答:
1.感冒時能不能吃黃耆?
A:感冒時不能吃,如果您家裡有壞人(風邪)侵入,您會先趕走壞人,還是先關緊門窗?如果感冒時吃黃耆,叫「閉門留寇」,為禍匪淺!

2.每次吃黃耆都上火,怎麼辦?
A:一關門就馬上變得悶熱,一定是氣窗壞掉了,人體的氣窗在哪裡?呼吸系統!先找醫師把鼻肺氣管調好,以後就可以快樂地吃黃耆。

3.小劑量和大劑量怎麼區分?
A:小劑量大概五錢以下,大劑量一兩以上,一般煮湯泡茶用小劑量,大劑量不建議自行服用。

4.所有人都可以吃嗎?
A:男女老幼都能吃,唯小朋友只能淡淡的喝,關太緊會流鼻血。只要自己有過勞的感覺,體力不支,常常生病,不時像一顆沒灌飽癱軟無力的皮球,彈不起來,就可以吃。依我看,黃耆對現代人的命中率應該在九成以上。

5.怎麼挑選黃耆?
A:跟人一樣,胖的走不動,瘦的到處鑽。如果要治療軀幹的病,挑品種大片的;要處理四肢無力酸痛麻痺的症狀,挑選小片種的;全身性的毛病,二者皆可。但是不變的真理是「俗咪無好貨」,千萬不可貪小便宜,因小失大!中藥良莠不齊嚴重,天差地別,慎之!

6.泡黃耆茶需要搭配其他藥材嗎?
A:老人家總是怕寂寞,所以不妨選幾個會甜言蜜語的小傢伙陪伴耆老,紅棗、枸杞、桂圓、麥冬、甘草、黨參、黃精、白朮、熟地,這些人選都不錯,甜滋滋的;也可以選用當歸、桂枝、川芎、陳皮、乾薑等辛溫藥,辣妹用量要更少,怕老人家受不了,【古方補血湯】黃耆:當歸=5:1。以上隨意搭配,但是重要的原則是配角的戲份不能比主角多,否則就要翻臉了!

7.有沒有建議的做法?
A:孫安迪醫師很會泡,自行Google可得。我常用黃耆五錢,巴戟天三錢,放到保溫瓶,加熱開水400cc,晚上泡,早上喝,可以回沖一次。

另外,皮膚有微恙的朋友,可以用黃耆和生薑薄片一起沖泡,此二者一開一合,看似背道而馳,實深得陰陽出入之妙,亦值一試!

晚上能不能吃薑

晚上能不能吃薑?

有網路文章說晚上吃薑猶如砒霜,真的那麼嚴重嗎?

把生薑做砒霜比,不知始自何人,很多人在問,到底晚上能不能吃薑,有那麼毒嗎?這問題令人哭笑不得,有的人甚至連炒菜都不敢放,有夠誇張。

為了破除迷思,我們先了解生薑的特性:
❶從生薑的外型可以看出來,薑的塊莖是不斷分歧生長的,所以具有往外突出的性向,因為本性如此,薑會把人的能量(氣)往外帶。

❷生薑喜歡水多的環境,又不像水稻可以泡在水裡生長,反而愛好排水良好的山坡地,所以薑可以親近體內的水氣,而且找到之後,迅速地把水帶走。

❸生薑性味辛溫走竄,吃下去身體有溫暖的感覺,喝濃一點,甚至胃中會出現灼熱感,這就是「點火」的作用,這點有利有弊,還是要以劑量的分寸為主。

綜觀三點,結論就是生薑可以散寒、排濕、暖胃,中醫定位為陽藥。

如果把一年的「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」縮影投射到一天,晚上剛好是冬藏時節,陽氣潛藏在內,宜靜不宜動,剛好跟生薑的特性相反,這時候吃薑,就好比把個性不合的兩個人放在一起,一定會有爭執,於是有了「砒霜說」。

但是,如果不合的二者有強有弱呢?兩三片生薑可以影響一個健康的成人嗎?一兩碗薑母茶拔得動正常人即將潛藏的陽氣嗎?更何況晚上原本就「得天時」,陽氣潛斂是自然而然,上天之賦予,除非原本有病,否則生薑的作用根本可以忽略不計!薑之毒害甚至還比不過洗熱水澡的影響(熱水的淋濯亦可引陽),大家天天洗澡不也都沒事!

陳述到這裡,相信有智慧的您用腳頭屋就可以判斷答案,網路謠言不攻自破,但是有一點誤信要提出:

❄有人說生薑很補,是熱量來源,真的嗎?
錯!生薑不補,絕對不是能量來源,一個一直想要離家外出的孩子,您會寄望他賺錢養家嗎?當然不可能,您只能利用他要離開的時候,順便幫忙倒一下垃圾,所以當身體受了風寒,老一輩的人就會要我們喝一下薑母茶,利用薑外散的特性微微發汗,幫我們帶走風寒,此時哪裡分白天黑夜,有風寒可打,生薑不會虛了陽氣。
能量就更容易解釋,肚子餓全身無力,沒有能量時,吃薑有用嗎?生薑擔任的是打火機裡頭打火石的角色,只能點火,不能燃燒(附子也是),飯菜才是能量來源,才是打火機的油料。

所以大量吃薑的人,當身體陽氣尚足之時,堪耐薑力之撼,就像富豪家裡出幾個敗家子,短期間看不出危害,但是長期下來就很難保證這樣做是正確的,薑雖然好用,自古以來始終沒有進入補藥之列,原因就是性散,即使炮製成乾薑,比較不野,但仍不失其燥烈之性,雖說現代人體寒者多,一味用散劑,亦恐誤事!

孔夫子不以醫家名,在飲食方面指出「不撤薑食,不多食」,有其深意。我也喜歡薑,剛剛用的比喻,其實有點過火,生薑一點都不敗家,適度通透榮衛氣血,反而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,只是量不要太多,[曾經有人大量吃薑,吃到胃潰瘍還以為是排毒反應],生薑的謠言,就如同「曾參殺人」一樣,我們希望正本清源,還生薑一個公道,各位一起當個智者吧!